盾构机”这个名词,经常出现在与基建相关的新闻当中,那么盾构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中国制造的盾构机到底有多牛?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可靠性要求极高。
西气东输,是一项集找气、产气、输气、用气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是国家管网集团公司运营管理的“全国一张网”骨干天然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的路线有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西气东输四线。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最终到达上海市。
12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那么,什么是雪?新疆的雪有什么特点呢?跟着小石榴,一起走进雪的世界。雪是一种晶体,因凝华作用形成的下降和沉积的冰颗粒,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或水汽凝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
塔里木河从其主要源流叶尔羌河源头算起全长2437千米,为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干流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三河汇合处的肖夹克到台特玛湖,长1321千米,分为三段:从肖夹克至英巴扎为上游段,英巴扎至恰拉为中游段,恰拉至台特玛湖为下游段。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也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和“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特色林果业生产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地理位置独特、地缘优势明显。
“最热、最干、最低、最甜”,这是人们对吐鲁番的形象描述,概括了吐鲁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四最”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呢?小石榴和您一起探索。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其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盆,即博格达山和库鲁克塔格山南北夹峙,中间是吐鲁番盆地。四周环山,北高南低,西宽东窄。
在中国的制糖行业,一直有“南甘蔗,北甜菜”的说法。 新疆是我国甜菜糖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约占我国甜菜种植面积的1/3,甜菜糖产量约占我国甜菜糖产量的45%。18世纪,德国科学家发现甜菜可以拿来制糖,随后迅速培育出块根肥大、根中含糖量很高的甜菜品种,这是栽培甜菜最重要的源起。
2013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的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四个片区以新疆天山的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疆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纬向山系,被广袤的准噶尔荒漠和塔里木荒漠包围,汇集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其美学多样性、地学多样性、生物生态多样性世所罕见。新疆天山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系统是全球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杰出代表。
赛里木湖为什么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数据表明,它的储水量达210亿立方米,相当于太湖的5倍。在新疆这样的干旱、半干旱区,为何能形成储水量如此巨大的湖泊?在冬天,湖面上还会出现神奇的蓝色冰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听专家为你揭秘吧!
说起棉花?你会想到什么?小石榴第一个当然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新疆。眼下,正是新疆棉花采收季,一望无垠的棉田里开满“最美的花”,一台台采棉机正在辛勤工作。首先,小石榴要给大家看一份新疆棉花的“成绩单”: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近九成,面积、单产、总产、商品量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强大的生产能力奠定了新疆棉在全国乃至世界棉花产业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棉花品质方面,形成了能够和国际竞争的全球优质棉产能。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水利工程,有着2000多年历史。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今吐鲁番、哈密等地的农业灌溉系统中仍在发挥着作用。据统计,在新疆有2000多条坎儿井,总长在5000公里以上。其中吐鲁番有1200多条,哈密有500多条。吐鲁番盆地是天山南北坎儿井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新疆坎儿井的起源地。正因为坎儿井设计巧妙,构思精良,自流取水,不消耗动力,流量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埋藏于地下,防止水量蒸发等优势,被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奇迹之一。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在上世纪70年代,人造卫星上拍摄得到了罗布泊干涸湖盆的形状,影像酷似人的“耳朵”。巨大的耳轮、耳孔和耳垂,和人耳构造很相似。那么,罗布泊“大耳朵”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多源雷达遥感图像以及极化雷达特征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大耳朵”的成因:“大耳朵”是湖水迅速退缩形成的。由于罗布泊古湖的西半部分为新西湖所覆盖,使得原来圈闭的湖岸线被部分掩盖,因此在遥感图像上能看到古湖的东半部分的岸线,故呈现“耳朵”形状。
近日,央视新闻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出现了众多湖泊,画面里沙与水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场面非常壮观。视频发出后,吸引千万网友围观,并冲上微博热搜。干旱、荒芜的沙漠里竟然出现了湖泊?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段伟利解释,其实我们看到的湖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湖泊,实际上是塔里木河的河水漫溢到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形成的积水。沙漠中湖泊的维持一般要有稳定的水源补给,这些积水因为下渗和蒸发,一般过段时间就会消失。